
地产人过了个不一样的开年:
线下销售一片萧条......,
打乱了很多开发商的节奏。
TOP 100房企2月份的销售业绩
创近几年来的单月销售最低。
负债-偿债的资金循环
就多项目开发或房地产企业整体运作而言,则可综合考量短期需求和中长期发展,在有息杠杆已再难可加的环境下,进行腾挪、调整,增加资金循环上的韧性。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如下:

项目位置对价值的绝对作用
根据天骥行研究的总结,一项房地产开发的价值定位,可以基于位置,附加一些高于位置、抹平位置差的加分项,改变价值构成。具体如下图示意:
房地产开发的产品相对固化
1、疫情带出的产品痛点:物理空间
传统的房地产开发,很多遵循“建成-销售-交付-开发结束”的短周期模式。开发和销售的都是房子——物理空间。
这种情况下,提高产品韧性主要靠前期策划和方案设计环节更全面、细致,为买家的个性化需求预留改造弹性。
本次疫情,很多人在连续多日、24小时宅家的经历中,暴露出很多对物理空间的使用痛点。围绕“健康”需求,值得房地产开发商、设计工作者参考借鉴的细节,可以在空间设计中注意、改善:
——餐厨一体化:满足家庭多人聚餐的可增扩空间;满足多人参与炊厨操作的空间
——收纳空间:满足囤菜囤物的收纳需求
——卫生间设计:防止上下楼层病毒传播的卫生间地漏设计、气密性设计
——房中套房、双钥匙房:为居家隔离的家庭成员、或老人而设计的相对独立起居空间。
——参考、对标一些国际化认证:如“WELL健康住宅认证标准”,2015年正式引入中国。目前国内仅有小部分高端酒店、办公、公寓、住宅做过WELL认证。
2、疫情凸显的产品需求:场景空间
疫情期间,宅家的人们深切体验了互联生活:云办公、云课堂、云逛街......。这些情形,还将在5G时代更加普遍、愈演愈烈。
作为承载空间,房地产产品成为多种场景的发生地,配合“场景”需求而进行产品设计,将是必然趋势。这些场景要点,如:
——业主进社区全程无物理接触场景下的智能安防设计;
——适合云办公、云课堂场景的空间设计。具体要求互联网信号的连续(5G小基站的位置设计)、与家庭其他成员活动的分隔等。
——适合居家运动、孩子上体育课场景且不干扰邻居的空间设计。如楼板隔音设计、阳台健身空间等。
——适合联网直播、主播操作场景需要的工作间设计。
3、疫情启示的新价值:供求交互平台
在房地产增量时代,开发商习惯于在“建房-卖房-交付使用-开发结束”的模式中快速滚动,以负债-偿债式资金循环驱动攻城略地。但进入存量时代,则应跳出传统认知、寻求空间销售价值之外的其它产品价值。
对此,国内已有先行的专业开发商提出了“空间即服务”的理念。其价值逻辑即是:房地产开发的产品,不仅是钢筋水泥围起来的物理空间,也有是每一天吃喝拉撒的“供求交互平台”,服务与被服务持续发生的场合。
当前,5G时代马上到来,人们的生活、商务办公等活动都会更加智慧化、数字化,数据留存也将无时无刻地存在。房子建成交付后,将同一小区居民的数据集合起来进行分析、利用,就能发挥“投其所好”、精准服务的巨大生产力!
而此次疫情期间,这种云消费的能量已经初现威力。
因此,只要房地产开发商、物业管理者认真看待这一价值,在项目开发之初就联合数据中心、服务平台等,进行软硬件的适配设计、前置设计,那么,待房产交付使用后,源源不断的数据就可转变为可量化的云上数据资产。真正实现“物业是金矿”!